在著手備考CPA之前,報名科目的搭配是考生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。到底是考兩科還是考三科,先考簡單的還是先考難的,怎么搭配才能省時省力?
上海財經大學CPA小編在根據注會各科目難度及科目之間的相互聯系,分析了一下幾種CPA報考搭配方式,大家可以作為參考。
搭配一:
一年兩科、分成三組
會計+稅法:
CPA6科里,會計和審計、稅法的聯系比較大,但是明年會計和審計的難度可能都會上升,所以會計和稅法一起考壓力會小一點。
審計+經濟法:
18年經濟法的難度可能會下降,搭配審計科目是最理想的選擇。
財管+戰略:
財管和戰略是CPA6科里聯系比較緊密的兩個科目,且戰略的難度系數預計會下降,可以為財管的公式復習提供時間。
利:無論科目之間如何分配,備考兩科的話在時間上有很大的保障,備考壓力小,利于平衡工作和復習。
弊:通過全科的時間會拉長,如果其中有一次或者兩次考試沒通過的話,想在5年內通過全部科目就會有點風險。上海財經大學CPA名師授課,詳情點擊(//edu.shufe-cec.com/cpa/)
搭配二:
一年三科,分成兩組
會計+稅法+戰略:
這三科里面,預計戰略的難度會下降,會計和稅法的結合度比較高,理解力強的考生適合這樣搭配。
審計+經濟法+財管:
這三科里面是經濟法的難度預計會下降,而財管的公式比較多,記憶力好,歸納能力強的考生可以考慮這種搭配。
利:時間分配比較合理,而且一次通過的話,兩年內就能考完,和一年四科、一年五科需要的考試時間差不多。
弊:兩年里承受的考試壓力都比較高,需要考生有強大的長時間抗壓能力。
搭配三:一年四科,分成兩組
會計+稅法+戰略+財管:
會計和稅法的結合度比較高,戰略和財管的結合度比較高,且稅法、戰略屬于難度低一些的類型,可以分解備考壓力。
審計+經濟法+戰略+財管:
這四科里同樣審計和經濟法的結合度比較高,且經濟法的難度可能會降低,通過概率大一些。
利:第一年通過4科,第二年備考的壓力會減小。
弊:備考時間壓縮,通過的概率會減小,可以適當利用一些參考教材如財大的四維考霸等。
搭配四:
一年五科,分成兩組
會計+稅法+經濟法+戰略+財管:
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的難度在2018年考試中可能都會上升,所以一年備考5科的話,可以把這兩科分開,降低備考難度。
審計+稅法+經濟法+戰略+財管:
這樣搭配同樣去掉了難度較高的會計,且第二年單獨備考一科會計,通過的概率也會提高。
利:一年考過5科,對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,例如應屆畢業生想去四大或者內資所的實習等。
弊:保證通過率的話,可能需要考生脫產備考。
其實對于考生而言,不管選擇哪種搭配方式里的哪一組,都需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來應對接下來的挑戰。雖然每年CPA報名人數超過上百萬,但是能真正堅持到最后的還是很少,所以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時間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搭配方式。